2019年第19號中國國家標準公告了GB/T18319-2019《紡織品 光蓄熱性能試驗方法》于2019年12月31日發布,2020年7月1日實施,代替GB/T 18319-2001《紡織品 紅外蓄熱保暖性的試驗方法》。本標準由全國紡織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填補了國內太陽光蓄熱產品測試無標準可依的空白,對中國紡織行業來講是一件可喜可賀的大事!
了解功能性紡織品的小伙伴們都知道,我們常說的蓄熱產品,全稱為太陽光蓄熱保暖紡織品,這種高技術的功能性紡織品,可以吸收太陽光轉化為熱能達到良好的保暖效果,主要運用在服裝、家紡等保暖產品。早在十年前,蓄熱產品就風靡日本市場,受到消費者的青睞,但在國內,光蓄熱性能尚無合適的標準可依,導致市場上的太陽光蓄熱保溫產品質量參差不齊。
蓄熱產品無標準可依的現狀,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最新蓄熱標準的執行不僅為我國紡織產業發展和技術進步提供了基礎技術支撐,也為廣大消費者提供了重要保障。
我司自2003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功能性紡織品的研發和銷售,2010年率先將Easywarm蓄熱產品推向市場,積累了大量的研究數據和經驗,此次有幸成為此標準的參與起草單位之一,為標準的制定提供了一手的數據和樣品。
為了便于大家讀懂GB/T18319-2019《紡織品 光蓄熱性能試驗方法》,樂小編為大家提煉了關鍵內容:
?標準名稱
標準名稱由《紡織品 紅外蓄熱保暖性的試驗方法》改為《紡織品 光蓄熱性能試驗方法》;
?試驗原理
光輻射波段由紅外波段擴大至模擬太陽光的各個波段,采用氙弧燈作為輻射光源。太陽光蓄熱紡織品吸收的光的范圍包括紫外光、可見光和紅外光,選用的氙弧等波長范圍為200nm-1100nm,充分考慮了太陽光譜輻射能量分布。
?效果表征
對于光蓄熱性能的評價標準中給出了參考基準,如下:
光蓄熱性能的紡織品不僅要考察紡織品將光能轉化為熱能的能力,即指標中的最大升溫值;還考察了紡織品的保溫性能,因此標準規定光照持續10min后,關閉氙弧燈,并繼續記錄10min內試樣和環境溫度的變化情況,計算20min內的平均升溫溫度,充分體現了試樣的保溫性。
為了更好地表征紡織品光蓄熱性能,標準還采用了新的測試儀器和設備,試驗操作簡單,結果準確、穩定,充分反應了紡織品在太陽光照下的蓄熱性能,填補了國內空白。
更多詳細內容,請見標準文本鏈接:
http://c.gb688.cn/bzgk/gb/showGb?type=online&hcno=CD9579C3CAAAD52B47B63C2B31F6CFE0